新闻中心
千笔楼丨面对“赛博哭穷”“大数据杀熟”该反思什么?
有的人在评论区留言“哭穷”,匿名隐身或者更换账号,就能刷到“9毛9的咖啡”;有的人在互动区吐槽“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不久就买到了便宜几百元的机票;还有的人对着手机说“这个软件爱杀熟”,删除后重装,就会领到意想不到的优惠券
针对“大数据杀熟”,年轻人“见招拆招”式的针锋相对,被网友自嘲地称为“反向驯化”。这波反向的“驯化”操作,能起多大作用尚未可知,但年轻人用“小聪明”应对“大数据杀熟”,体现出对恶意“算法”屡禁难绝的反感和无奈。其中蕴含的情绪表达和权益诉求,平台方应该读懂,应该有所行动。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商业平台利用大数据算法,分析用户的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让很多消费者心意难平。
既然平台算法可以根据我们的行为来调整策略,那我们是否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平台的算法呢?于是,就有了不少网友的“赛博哭穷”。
网友分享的经历显示,有的去平台反复留言:“太贵了,买不起”“我不打算买了”;为了躲避算法追踪,有的网友还修改自己的头像和昵称,清除浏览商品的记录;还有的网友频繁更换平台账号,或是使用新设备登录平台,将自己伪装成新用户种种努力,为的是和新客享有同样的红包、优惠券或降价优惠。
一些网友称,自己的努力有效,平台给自己重新推送了更优惠商品或直接降价。更多网友纷纷效仿,乐鱼体育APP一时让“反向驯化”成为网络热词。
“反向驯化”即便有用,效果恐怕也有限,更难以改变“大数据杀熟”的算法规则。
年轻人以“反向驯化”来对付“大数据杀熟”,与其说是为了省点钱,不如说是向恶意“算法”表达一种情绪。
因为,网友这种“智斗”,可能一时能躲过某些平台算法,但在高科技的算法面前,这种行为很容易被识破,引发算法的跟进和更精准推送。从更长时间跨度看,“反向驯化”只会让算法更“精明”。
如果说算法背后是人性的博弈,折射的是平台的价值选择,那么“反向驯化”则是网友对不合理规则说“不”的无奈抗争。
在很多消费者看来,自己作为平台的老客户,理应比新客户得到更多优待,至少也该一视同仁,这是基本的商业伦理。
但部分商业平台为了占有更多资源,对“拉新”很上心,种种优惠和政策倾斜主要向新用户展开:“大额优惠券”只发给新用户;老会员预订酒店价格反比新会员贵;用新手机号搜索同一航班同一舱位,票价往往会更实惠消费者沦为算法“算计”的对象。
商业平台如果只盯着短期利益,把算法当做“黑箱”和“宰客利器”,只会蚕食消费者的信任。
算法引发的乱象,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比如,不久前,中央网信办等部门部署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提出要重点整治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等重点问题。
遗憾的是,某些商业平台以各种理由规避责任,逃避监管,或是以商品标注的“时间不同、地点差异导致价格浮动”等说辞,为“大数据杀熟”辩解开脱。
大道至简。海量的大数据,高科技的算法,都不能脱离商业最基本的规律。遵循基本的商业伦理和法治精神,平台经济才能健康发展。面对主管部门的三令五申和消费者的无奈反抗,某些商业平台应该好好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