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AI觀察 “AI+”理想照進現實
人形機器人行雲流水地演繹太極,咖啡機器人精准勾勒出天鵝拉花,導覽機器人為外賓提供雙語服務……這不是科幻電影的蒙太奇,而是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的真實景象。
作為科技創新“風向標”,論壇全景式呈現了人工智能的最新進展。在會議現場,AI語音系統實時轉錄、翻譯中外嘉賓的發言﹔在醫療展區,“眼手腦”協同手術平台正突破手術的物理邊界﹔在金融領域,乐鱼体育官网智能反詐系統能實現毫秒級攔截偽造音視頻攻擊……創新應用的集群式涌現,意味著人工智能已超越技術突破范疇,進入系統性重構產業邏輯的新階段。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2025年將成為人工智能應用落地井噴的關鍵一年。論壇發布的《未來產業新賽道研究報告》也印証了這種變革。報告顯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高級別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算力芯片、乐鱼体育官网元宇宙等躋身2025年未來產業十大賽道。不難發現,人工智能相關領域幾乎佔據了未來產業的“半壁江山”。
科技部相關負責人在年會“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上表示,當前全球人工智能進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躍區,重大前沿成果不斷涌現,在為經濟社會發展全方位深度賦能的同時,也正孕育新的重大變革。大模型技術持續引領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方向,加速人工智能在各行業的落地應用,驅動形成新的生產力。
在全球人工智能創新版圖中,中國的角色正從跟隨者向引領者加速轉變。截至去年9月底,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已接近6000億元,相關企業超過4500家。人工智能期刊論文發表數量長期位居全球首位,頂級會議論文產出不斷逼近美國,專利申請量佔全球50%以上。
自2017年我國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以來,全鏈條部署支持人工智能基礎理論、核心算法、關鍵共性技術等研究與創新應用。北京、上海、天津等18個地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開展技術創新、政策實驗和示范應用,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創新。
技術創新與產業變革正在同頻共振。在長三角,自動駕駛示范區“車路雲一體化”建設不斷提速,構建起智能交通新生態﹔在粵港澳大灣區,工業機器人產量、密度均穩居全球第一梯隊,加速制造業轉型升級﹔在京津冀,“人工智能創新街區”“算力供給走廊”正在形成,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構建起智慧賦能新底座。
相關應用爆發式增長的背后,是“人工智能+”行動與產業升級需求深度協同的結果。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2025年,“人工智能+”第二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還進一步明確,要“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
在這場創新長跑中,多元主體正形成戰略合力。頂尖高校與研究院所專注理論突破與人才培養﹔頭部企業致力於提升模型性能,打造“AI工具箱”﹔初創企業深耕醫療、教育等垂直領域,將技術轉化為場景解決方案﹔各地政府則通過政策引導與資源整合,助力數據要素流通、算力資源優化、場景應用落地與產業協同創新。這種“基礎研究-平台支撐-應用開發-生態培育”的創新閉環,正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加速形成。
人形機器人行雲流水地演繹太極,咖啡機器人精准勾勒出天鵝拉花,導覽機器人為外賓提供雙語服務……這不是科幻電影的蒙太奇,而是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的真實景象。 作為科技創新“風向標”,論壇全景式呈現了人工智能的最新進展。…
人民網北京4月2日電 (歐陽易佳)如何科學實施水庫調度,保障防洪安全?日前,水利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司司長姚文廣答人民網記者問時表示,2024年,6929座(次)大中型水庫投入調度運用、攔蓄洪水1471億立方米,減淹城鎮2330個(次)、減淹耕地1687萬畝,避免人員轉移1115萬人(次),充分體現了水庫在防洪中的“王牌”制勝作用。 水利部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江河洪水南北齊發、早發多發、歷史罕見,全國大江大河共發生了26次編號洪水,為1998年有統計資料以來最多,防汛形勢復雜嚴峻。…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版權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